西安高中历史溯源 朱文杰 一 西安高中的历史首先要溯源于“崇化书院”。 这崇化书院,早先又是从建于卧龙寺巷的养正书院于清道光时更名而来的。
1891年2月,陕西西安府知府文启下令,由咸宁、长安两县令焦云龙、胡升猷组织监视,将“崇化书院” 迁府考院东,即移建至西安东厅门。今后,西安高中就落户于此。 关于这次移建有“移建崇化书院碑”详细纪录。
此碑原立于西安高中校内东北角一座平房廊檐下,1988年拆除平房时,迁教学楼东侧。 碑文载:“崇化书院始建于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主持建设者清代举人叶世焯,原院址西接卧龙寺。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移建于考院旧址东,今西安高中现址。
竣工之时为1891年3月。”这个时间被专家订为西安高中的历史开端。
碑文由西安府知府文启撰文亲书碑文而立此碑。 据碑文载:当年崇化书院“人杰地灵”“作人、养士、成德、达材”,这应当是西安高中优良传统之滥觞。现在之西安高级中学还存有当年“崇化书院”的一副四字木匾。 1894年在洋务运动影响下,由萧开秦在书院旧址上开办游艺学塾。
1902年陕西巡抚升允、藩台樊增祥改游艺学塾为陕西大学堂,亦称关中大学堂。所占仍为原西安府考院旧址。这所高等学堂,是其时陕西的最高学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陕西巡抚曹鸿勋凭据关中大学堂科目门类不齐,学生水平不高,奏请改关中大学堂为陕西高等学堂(为大学预科,亦称补习高等学堂)。
开办后藩台樊增祥兼任了较长时间监视。光绪三十二年(1909)周镛继任督监。宣统元年(1909)高等学堂才办正科。
宣统三年(1911)清王朝死亡,学堂终无正科结业生。 在1905年前后的陕西大学堂、陕西高等学堂时期,康寄遥、马步云、王梦简、郗朝俊等十一名学生被派往日本留学,其中多数人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成为辛亥革命在陕西的主干人物。
1912年从学校结业的有杨明轩,厥后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另有抗战时陕军主帅、第四团体军司令的孙蔚如;再有被誉为“中条山铁柱子”的38军军长、抗日名将赵寿山,也是从这所学校走出的。后赵寿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陕西省省长;孙蔚如开国后也任过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等。 另外,陕西高等学堂1906年1月,足立喜六先生曾受聘任学堂算学、理化教习,时间4年。
足立喜六为日本静冈县人,生于1871年,卒于1949年。土木匠程技术者、数学家。这位足立喜六先生还喜欢摄影,他拍下了不少西安的老照片,特别珍贵稀罕,给西安留下了影像影象,让我特别敬重他。
足立喜六先生于1933年出书了《西安史迹研究》一书。此书是其研究汉唐长安旧迹的一部专著。此书配有照片171张,插图38幅。对今世学者研究古代长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我们每一个西安人都应该记着这位国际友人足立喜六先生。 二 辛亥革命时陕西高等学堂停办。原西安府“考院”地址被分为南北两部门。
南半部占的面积较大,这里民国元年(1912年)开办了“秦省第一中学”,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西北大学预科”,康寄遥任校长。民国四年(1915年)预科停办,改为“省法政专门学校”。 南半部朝南邻的街叫东厅门,明以前,此街在唐皇城东外侧,城河遗址因有六处积水处,得名六海坊。明朝陕西行都司署,俗称戎马指挥司,设于今西安高中院内,俗称军厅。
清初改为清军同知署即清军厅,乾隆32年改称库厅,同治年改北大街另设军厅,此街遂改东厅门。因清代咸宁县在东,其时清军厅同知署和咸宁县低级审判、检察两厅设于此街,故得名东厅门。 王桐龄写于1924年的《长安之视察》文中有:“西北大学,校之北门在东大街,有基址六十余亩,衡宇七百余间,系前清末年省立大学堂故址,旋降为高等学堂,民国建立,改设西北大学预科,旋改为法政专门学校,十二年(1923)九月复改设西北大学。
简陋分为二部:南半为西北大学,北半为陕西教育厅、教育会、水务局、林务处。” “衡宇系中国大四合式,院落周围有回廊,既壮观瞻,又避风雨,其优点一也。
院落宏敞,树木甚多,空气清新,颇足怡情悦目。” 鲁迅在国立西北大学授课 中国画 邓益民 绘 1924年1月驻陕军阀刘镇华将原陕西法政专门学校与李仪祉先生所办水利门路工程学校合并,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在这一年7月,鲁迅先生曾被邀请在这里讲学,讲的是《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其时鲁迅住在教师宿舍北院,他住过的屋子30年月被学校建成鲁迅纪念馆。
和鲁迅一同被邀请来学校讲学的有北京大学前理学院院长夏元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桐龄、林砺儒,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蒋廷黼、陈定谟,东南大学教授陈钟凡、刘文海,《北京晨报》记者孙伏园等海内学界名士。 在这所名字改来换去的学校中,先后执教授课的有良好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的朱自清;有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林砺儒;近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凤仪等著名学者。再有教育家、政治家,开国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黄炎培;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开国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大公报》主编张纪鸾等爱国民主人士,均来学校讲学讲演及从事学术运动。
1927年1月第一次国共互助时期,于右任先生会同共产党人刘伯坚、刘含初、杨明轩、李子洲、刘志丹等,在原西北大学旧址基础上开办 “西安中山学院”,学院还占用了北半部部门地方。邀请邓希贤(邓小平)、。
本文来源:皇冠新体育app下载-www.ien-a.com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裕民县文标大楼32号电话:0898-88889999传真:0898-66669999
手机:11594164705邮箱:admin@ien-a.com
Copyright © 2005-2023 www.ien-a.com. 皇冠新体育app下载科技 版权所有备案号:ICP备47966723号-2